近期有一份動漫行業調查顯示,在我國青少年最喜愛的動漫作品中,日本動漫占60%,歐美動漫占29%,而國產(包括港臺)動漫只占11%。與孩子們最喜愛動漫幾乎都是國外動漫形象息息相關的是,我國玩具市場上變形金剛、“爆丸小子”、怪物史萊克等豐富多彩的卡通人物的暢銷。而與之相對的本土動漫玩具雖然有喜羊羊、美猴王、豬豬俠等可以與外國動漫玩具相媲美,但本土動漫玩具的整體競爭力卻遠遠不及國外動漫玩具。
而造成本土動漫玩具無法與國外動漫玩具相抗衡的最終原因,還要歸結到本土動漫產業的發展上。在中國13億人口中,14歲以下的兒童就有3億多,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固定的動漫產業消費群體。不只是兒童,隨著電子動漫的發展,年輕人也迅速擴大成為了動漫產業的消費群體。電子動漫是基于互聯網、IT企業和移動服務商的動畫和漫畫產品,互聯網和手機成為最主要的呈現載體。雖然中國有如此誘人的動漫市場,但中國人卻沒有很好的把握住,長期以來,中國動漫市場一直被日本、美國、韓國的動漫產品占據。
要擺脫這些局面則需要我國動漫產業鏈條上的企業做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來贏回已經失去的市場:
1、技術升級
我國動漫事業起步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最初的水墨動畫到后來的布塑動畫,都堪稱當時的一絕,但是隨著我國國內對這一行業的不夠重視,使得我國動漫產業逐步走向下坡路。對于動漫這一藝術門類而言,一直保持優勢并不斷創新才是生存之道,因此,如何使我國的動漫產業技術不斷升級,并趕超國外的制作水平是我國動漫行業能夠與國外動漫相抗衡的最基本因素。
2、資金到位
和國外動畫作品動輒幾個億資金的投入相比,我國動漫的整體資金投入可謂少之又少,資金難以落實到位,導致很多國內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制作動漫作品,這也是我國動漫企業要發展壯大要面臨的攔路虎。動漫企業在創作一個作品的初期總是處在純投入階段,而這絕對就會嚇退本來可能會對項目感興趣的銀行或是其他投資機構。要解決這個問題,動漫企業除了期望國家在政策資金上的扶持外,具備條件的動漫產業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增強動漫企業的資金實力,也是十分可行的辦法。
3、關注不同觀眾群體
在國人傳統的觀念中,動漫產品和動畫片都是孩子們的專利,而動漫企業也很對動漫產品觀眾大多定為兒童,錯誤的定位,導致動漫觀眾顧客群年齡層次單一且不具有消費水平。而縱觀日本、美國韓國等動漫產業發達國家,許多動漫產品都是專門針對青少年、成年人,或是老少皆宜的產品。因此,我國動漫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重新定位消費群體,將消費群體的定義擴大,勢必會帶來市場潛力的不斷提升。
4、完整動漫產業鏈條的形成
沒有形成完整的動漫產業鏈,中國的動漫產業環節大多數都集中在“動畫制作”及“電視播出”兩個環節上。再加上盜版的影響,使得很多動漫企業因此難以回收成本,賺取利潤。而動漫衍生品的開發,是我國動漫產業亟待發展的環節?上驳氖俏覈鴦勇髽I已經意識到這一環節的重要性,對衍生品的開發力度正在不斷加大。
5、動漫理念亟需轉變
縱觀一部部在國內外走紅的動漫產品不難發現,動漫主角們要么以可愛著稱,要么以夸張幽默的形象吸引人的眼球,而這些正是我國國產動漫形象所缺乏的。國產動漫大多以說教為主,太過注重動漫產品的教育意義,從而使動漫人物形象刻畫相對簡單,給人造成了平庸之感。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要在動漫的創作理念轉變上下一番功夫,讓動漫不單單成為有教育功能的產品,而在動漫形象、動漫主角性格上加大創造的力度。
隨著我國各地動漫產業規劃的紛紛出臺,動漫產業已經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而在這些重視的背后,還需要動漫企業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打造成受人歡迎的動畫形象才是能夠真正贏得市場的最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