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攝影的要求很高雖然存在地區,規模等方面的差異,但基本六成都大致相似.其實無論拍攝也好后期也罷,兩者結合才能獲得最佳效果.前期的拍照是整個照片的靈魂和基礎,攝影師在拍片的同時,就要考慮后期設計的很多方面,特別是兒童攝影因為不管什么年齡段的孩子.都存在很多難以控制的因素.如果一個孩子在拍片的過程中跑來跑去,攝影師為了搶一個鏡頭,而脫離了所設計的場景,那么后期設計環節可以彌補這一點.或者結合道具,場景等環節,在后期進行相應的設計,從而豐富整個畫面的氛圍.把孩子的童真之美很好的表現出來.
寶寶滿月了、能坐了、會爬了、學步了……寶寶每一次進步都會令父母欣喜若狂,感受到生命成長的力量和喜悅。同時,做父母的也希望能夠記錄寶寶成長過程的重要片段?蓪殞毜哪樥f變就變,面對鏡頭耍起“大牌”來,可不跟你講究臺風不臺風的,更不會配合鏡頭擺POSE了。于是,港城兒童影樓里悄然出現了“引導阿姨”這種新職業,她們正逐漸成為攝影師離不了的好搭檔。
上午10時許,記者目睹了引逗阿姨張喜娥的工作情景:開始,剛換上一身新衣服的寶寶顯得局促,跪在寶寶不到半米遠處的張喜娥拿出一個大海螺放在耳邊做傾聽狀,嘴里輕輕地唱著兒歌,寶寶很快放松下來,臉上露出可愛的笑容,張喜娥急忙從鏡頭前閃開,攝影師適時抓住寶寶最富表現力的瞬間,按下了快門?赡苁菙z影師的燈光嚇住了寶寶,她撅起了小嘴巴,身體也不自然地扭來扭去。張喜娥往前爬了兩步,拍拍寶寶的小手,寶寶沒有反應,她又輕拍一個閃亮的小球吸引寶寶的注意,寶寶伸手去接……將近兩個小時過去了,才把這個“羞答答”的寶寶拍攝完。寶寶的父母抱著孩子滿意地走了,張喜娥卻累出一身大汗。
那么,引導阿姨到底是干什么的?芝罘區上夼西路某兒童影樓的負責人夏女士告訴記者,引導阿姨在攝影過程前后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家長沒有長期配合攝影師的經驗和方法,很容易遮擋光線,更不知道何時該避開鏡頭,也無法有效配合攝影師的工作。引導阿姨的工作就是和寶寶進行溝通,保證小孩的舒適與安全,同時要配合攝影師的構思,引導寶寶在鏡頭范圍內“施展魅力”。拍攝之前,引導阿姨都要先行花費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與寶寶建立友好關系。這種工作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如果沒有耐心及對兒童的不同發展階段不熟悉,是很難勝任的。因此,港城正規兒童影樓的引導阿姨多是幼師專業出身。